聚合氯化鋁鐵是一種常用的水處理藥劑,它是以鋁酸鈣粉和硫酸亞鐵為主要原料,通過酸溶、氧化、聚合和熟化過程制備。聚合氯化鋁鐵在制備時,實驗條件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,在制備過程中硫酸亞鐵投加量為10g(以每100g鋁酸鈣粉計,下同)、鹽酸的投加量為400mL、反應溫度為80℃、反應時間2.5h;在此條件下制得的絮凝劑聚合氯化鋁鐵質量分數為30.5,全鐵質量分數為1.2。當聚合氯化鋁鐵投加量為200mg/L、氧化劑投加量為10mg/L時,焦化廢水中COD去除率可達70,色度去除率可達63,這樣出水的水質能達到~規定的標準。
2.生產方法
(1)Al(OH)3一步法
氫氧化鋁與鹽酸適當配比,在合適的溫度、反應時間及壓力條件下,進行化學反應后
(2)酸溶鋁灰法
該法是采用不足量酸溶法,原料是鋁灰和鹽酸,利用鹽酸(質量數低于溶出鋁的質量數)和鋁灰進行溶出反應,被溶出的鋁在水解時,又產生部分酸,這部分酸可補充酸量不足,重復使用,于是便生成聚合氯化鋁,其堿化度為45-60,此法簡單,成本低,產品質量稍差,有三廢產生。
(3)煤矸石法
煤矸石破碎后,在高溫700度下焙燒1h,加注19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溶液,蒸發增濃,使之結晶,在沸騰床反應器中,把結晶AlCL3加熱,使其部分分解變成顆粒狀,具有一定堿化度的聚合單體(堿式氯化鋁),然后加入適量水進行處理,此時便可生成樹脂狀固體聚鋁。產品呈深黃或深褐色數值狀固體,有效成分(Al2O3)22-24,堿化度70-75,不溶物微量。
(4)酸溶粉煤灰法
鑒于粉煤灰中的Al2O3是以非活性富鋁玻璃體柱石的形式存在,故很難用酸直接溶出,需加助溶劑NH4F.具體工藝,當溶劑為HCl時,濃度為6M,灰:溶劑=1:2.5,溶出時間2小時;當溶劑為H2SO4時,濃度9M,灰:溶劑=1:2,溶出時間2h。Al203溶出率約為38-48。溶出液經凈化處理后即為聚合氯化鋁。產品為紅褐色的液體,鹽基度約為85,產品pH=3.1—4.9.
(5)高嶺土尾礦法
高嶺土又稱磁土,Al2O3含量20左右,蘇州貯量大。這種土是一種水合硅酸鋁礦物質。利用高嶺土制備堿式氯化鋁有三種方法,酸法、堿法及中和法,尤以酸法為宜。具體酸法亦稱二段法,高嶺土粉碎到60目,650—750度焙燒0.5—1.0h,加20鹽酸,其濃度控制在1.0mol/L,反應1—2h即得產品。
上一篇:聚合氯化鋁鐵是污水處理劑的選擇